暑去凉来,每次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鼻炎患者就进入了难熬的过敏期———他们鼻痒、流鼻涕、打喷嚏,自己难受的同时,也使得工作无法专心投入,外出游玩也是扫兴而归,在与朋友、同事交流时徒增了不少尴尬。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我国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为8.7%—24.1%,也就是说,每10人就有1—3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有四大典型症状
如果不及时诊治,它还会引发其他症状,比如嗅觉减退或消失,眼睛痒,还有人会得“熊猫眼”。长期过敏性鼻炎还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甚至哮喘。
诊断过敏性鼻炎不算难,然而约七成过敏性鼻炎患者误认为其是感冒。感冒区别于变应性鼻炎有以下几点:
专家指出: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两种类型。其致病变态反应原如下:
花粉:含有致病变态反应原,在干燥有风天气,浮游于空气中。由于鼻腔对空气的过滤作用,花粉常停留粘附于鼻黏膜上,发生变态反应。此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故称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食物:鸡蛋、虾、鱼、牛奶、猪肉、大豆、花生、芝麻等日常食品均可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
真菌:其孢子和菌丝常浮游于空气中,均可成为致敏原,主要有青霉属、交链孢霉属、单孢枝霉属和曲霉属。
尘螨:主要有屋尘螨、粉尘螨,为人类主要的室内变应原,广泛存在于床垫料、枕垫料、地毯、窗帘等屋尘中,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有较强的致敏性,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
改善环境
改善环境主要是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源。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稀受体拮抗药、鼻腔冲洗等。
微创治疗
除此之外,微创治疗也逐渐成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