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鸣发病关注碘元素
耳鸣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2014年10月1日由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发布的《耳鸣临床应用指南》(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Tinnitus)定义耳鸣“没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的声音”。单侧耳鸣除听神经瘤外,多为局部病变,以传音系统为主;双侧耳鸣多为中枢性,病变多在感音系统。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卤族元素之一,在卤族元素中化学活性最弱,但仍可与大多数元素直接化合,并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碘化钾、碘化钠)。碘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评估碘元素时,实际上是对离子状态的碘进行测评。
碘的摄取主要来源于膳食,包括饮用水。食物和水中的碘进入消化道后,主要以碘化物的形式被吸收,其中一部分有机碘可直接吸收,另一部分则需要在消化道转化为无机碘后再吸收。由于膳食和水中的碘主要为无机碘,经口进入人体后,可在胃及小肠上段被迅速、完全地吸收。研究表明,膳食和水中的碘一般在进入胃肠道后1小时内大部分被吸收,3小时内被完全吸收。吸烟、钙、镁离子以及一些药物(如磺胺等)可抑制碘的吸收。低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能量不足时,也会妨碍胃肠道对碘的吸收。硫氰酸盐(玉米、高粱、小米、生姜、杏仁等),在胃肠道可逆转化成SCN-,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输送,使碘排出增多。
人体内的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含量为10~15mg,按成人计),约占人体总碘量的70%~90%。肌肉、皮肤、骨骼以及其他内分泌腺和中枢神经系统也都含有一定量的碘。正常状态下,细胞外液碘离子质量浓度为0.6μg/L,细胞外液碘池碘中离子总量为150μg。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以甲状腺激素的形式实现其生理功能,除此之外,至今尚未发现碘有其他独立的生理作用。而碘缺乏导致耳鸣的发生,也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引发的。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甲状腺激素来实现的。甲状腺激素是体格生长和神经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甲状腺激素是含碘氨基酸,其生理作用主要是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包括促进体内各组织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刺激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甲状腺激素是大脑细胞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激素,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长必须有碘来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碘能促进体内物质的分解而产生热量和能量,能促进骨骼、心血管以及消化系统、肌肉的生长。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影响智力发育的微量元素。如同其他的微量元素,人体对碘的需求量应当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碘营养不良或过量都可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甚至引发疾病。
代谢性疾病能够影响耳蜗内外淋巴液循环以及离子浓度变化,引起耳鸣。而其中甲状腺类疾病较为多见,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引起膜迷路积水,出现低音调耳鸣,这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B形成的黏多糖增加、沉积,形成黏液性水中作用机理是相似的,由于内、外淋巴液的产生和循环的紊乱导致,以内耳病变为主。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时也导致耳鸣发生,这与其导致大脑皮层兴奋,精神神经异常有关,但也可能是对于幻听的误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耳鸣的中药,也有一部分含有较高的碘,如牡蛎含碘量8.28μg/kg。临床上碘元素缺乏导致的甲减,从而影响耳鸣的发生,较为多见,也可能是碘元素对于内耳系统具有特殊作用,这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耳鸣困扰关注镁合理膳食预防耳鸣
镁作为人体的一种营养素早在1926年就已经被发现。镁是人体中仅次于钠的第四大主要阳离子,大多分布于细胞胞浆中,其主要作用是酶的激活剂,目前已知近325种酶需镁来激活,并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镁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主要分布在胞浆中,体内所有产能(氧化磷酸化)与耗能反应(肌肉收缩)均依赖镁。在神经传导过程中,镁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耳鸣的病理机制逐渐明确,异常的神经放电被认为是耳鸣的重要病理机制,而镁对于神经传导的作用,也许能为耳鸣的治疗开启新的思路。国外研究发现镁缺乏导致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成为耳鸣原因之一,临床研究发现镁缺乏可使听觉迟纯,器官衰老,镁的抗老化作用,也是抑制和缓解耳鸣的重要措施。临床观察发现耳鸣患者头发、血清中的镁含量低于正常人。针对于耳鸣患者检查血中镁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血中镁常规范围1.25-1.79mmol/L。
镁是一种强效的谷氨酸拮抗剂。有文献证据表明谷氨酸受体的拮抗作用对听觉灵敏度和降低耳鸣有一定影响。运用离子透入治疗方法向内耳导入镁离子,镁在病变部位细胞内外膜与钙竟争结合部位,能够有效地抑制听器的兴奋性,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日常适当服用一些富含镁的食物,对于耳鸣患者很有必要,如绿叶蔬菜、海产品、化生、胡萝卜、黑枣、香蕉、黄花菜等。几乎所有的绿叶蔬菜都是镁的好来源,每一个叶绿素分子中均含有一个镁离子,并且颜色越绿,含镁量越多。海产品如海参、鲍鱼、墨鱼、沙丁鱼等均富含镁。谷物则包括高粱米、荞麦、薏苡等。同时补充镁,也能降低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